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s亦称“贸易入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花的钱比赚的钱多)。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1] 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2011年一季度,中国六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净出口为正值时,称为贸易黑字、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净出口为负值时,称为贸易赤字、贸易逆差或入超。

基本简介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花的多,美元计价),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因此,政府应该设法避免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贸易逆差公布时间为每月中下旬的北京时间20:30。深层解析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同样的,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斗争因素。贸易赤字取决于一国的净国外投资,而后者取决于一国可贷资金市场的储蓄与投资,与汇率无关。

长期出超未必有利于我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长期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首先,贸易顺差将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其次,贸易顺差虽然增加了外汇储备,但从资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第三,持续高额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而又导致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外汇多了,人民币相对变少变稀缺,所以有升值压力)第四,巨额的经常项目的顺差,会转化为货币大量投放的压力,成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因为我国外汇管制,赚回的外汇无法在国内流通,要换成等额的人名币,所以央行要印钱,造成通货膨胀)
适当入超未必有弊于我国相反,贸易逆差的结果也并非都是坏处。第一,适当逆差有利于缓解短期贸易纠纷,有助于贸易长期稳定增长;第二,逆差实际上等于投资购买生产性的设备,只要投资项目选择得当,既可补充国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还能很快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以及增加经济总量;第三,逆差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缓资本净流入的速度;第四,短期的贸易逆差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顺差较小的年份。因此,在对外贸易问题上,应当彻底转变观念,放弃以出口创汇、追求顺差为目标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确立以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政策。

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国内的“影子银行”,并非是有多少单独的机构,更多的是阐释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如人人贷,不受监管,资金流向隐蔽,是“影子银行”。几乎受监管最严厉的银行,其不计入信贷业务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4906/answer/198995627“影子银行”,正如其名,就像影子一样模仿着银行的一举一动,但却又没有具体的形体。
国际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在2011年4月的一份报告中将其定义为“正常银行监管系统之外作为信用中介而运行的机构或者交易行为” (“credit intermediation involving entities and activities (fully or partially) outside the regular banking system”)然而,Stijn Claessens 和 Lev Ratnovski两位学者并不认同这个定义,他们认为,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定义一方面“误伤”了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受到一定程度监管、一般不认为是“影子银行”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银行本身也在开展类似影子银行的业务,例如资产证券化、回购业务等。尽管定义上有差异,但大方向上,只要看到两点特征,就可以大致称之为“影子银行”:1. 从事类似银行的业务;2. 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外。
-———银行的业务,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倒腾钱,把未来的钱倒腾到现在用,把通过吸存来取得的钱用于放贷用。这样的业务模式就会产生最致命的一点风险:期限错配(Maturity Mismatch)。银行吸收了大量的短期存款,储户随时有可能要求取款,但却要用这样的短期存款去支撑长期的放贷,这样长短期限的差异,就可能导致银行长期贷款没收回来,却要应对迫在眉睫的取款需求。这也就意味着,银行不可能将全部存款都用于长期放贷,必须留出一部分准备金用于应对取款,否则就可能导致“钱荒”。钱荒不是银行真的资不抵债了,而是缺乏流动性资金,储户担心不能随时取回存款,于是争先恐后冲向银行 — 这下子,钱更加荒了,所以人们说银行挤兑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除了上面所说的流动性风险之外,银行业务还产生另外一种风险,系统性风险。当银行和其他机构之间互负债务债权关系,或者互相持有对方的产品时,一家机构的的违约,就可能导致与之联系的其他机构受到冲击,导致危机在系统中蔓延。–以上简述一下银行的业务模式和风险,我们再来看看“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的业务,也是在拿时间来变戏法。举个例子:有种很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叫做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ed Security),就是将未来的现金流打包起来放到现在卖。我做小生意,一年能赚一万块,五年有五万块入账,那么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者就可以找到我说:“给你四万块,未来五年的现金流都流到我口袋里好了”,这就是用把未来的预期收益一下子挪到现在来买卖。而发行者可以把买回来的收益权打包成证券,找到其他的投资者,你五块我十块,购买这样的证券并许诺投资回报。这样的套路,类似于银行面向公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存贷款利息差。以资产支持证券这种基本款的产品为蓝本,还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变体,例如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y),这就是讲将未来贷款的还款现金流打包成证券来发行。 甚至连投资这类证券的预期收益,也可以继续打包成资产,在上面一层一层叠上去。也就是说,不仅做生意的预期收益可以用于作为资产来做成证券化产品,就连投资证券化产品的收益,也可以再次打包成证券。不管怎么挪,期限错配问题和随之而来的流动性风险依然存在。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抵押贷款证券的收益来源于贷款买房者在未来的还款,当这笔还款落空的时候,就无法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收益。这就类似于银行的长期贷款出现了坏账。然而,银行有了一笔坏账,还可以用自有资金去满足偿付的需求,而资产证券化产品则缺乏这样一个安全垫。(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强调发行者自己持有一部分产品,目的就是要像银行的准备金一样,提供吸收违约影响的缓冲区)。流动性风险依然存在,系统性风险还更高了。银行贷款毕竟还不能轻而易举地来回倒手,而证券产品可以很灵活地来回买卖。而且,一家机构的资产,很有可能被打包成产品,为另一家机构所持有,这就将大家都捆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风险并没有减少,但监管却少了,没有类似于准备金之类的强制性要求,也没有充足的信息披露,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起“影子银行”谈虎色变的原因之一。–以上举了金融衍生品的例子,但影子银行的具体表现形式远不限于此。说一个东西是不是影子银行,寻本溯源,还是要把握一开始说的两点:1. 从事类似银行的业务;2. 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外。这样说来,经营民间借贷的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可以是影子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业务,可以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不一定是多么高大上的金融创新,有一种“影子银行”已经存在了几百上千年:当铺。典当,不就是一种原始的抵押贷款嘛。–影子银行未必是坏的,它能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降低获得资金的门槛。举个例子:在存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无论是贷给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赚取的贷款利息不会有太大差别,但两者的风险和管理成本却有天壤之别。在不允许银行对两者分别制定不同利息的情况下,您说,银行会偏好向谁贷款呢?影子银行,则能够突破这样的限制,给风险水平不同的贷款定下不同的利息水平,这就是一种对分配效率的改善。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票”,指一国货币当局大量印钞,然后通过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该政策通常是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货币相对宽松,银行杠杆收紧。什么意思呢?
央行的钱到银行了,由于政策限制及市场环境等原因,银行为了避险不敢搞太多高杠杆的资产,流不到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去。
都在金融体系里转,高收益从何而来?整个货币基金市场都是这样。

—–
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通过购买国债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量化宽松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即量化宽松下,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微调,而是开了一剂猛药。
实行方式央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放松银根:改变货币价格(即利率)或改变货币数量。多年以来,正统的货币政策一直以一个政策杠杆为中心。然而,随着通胀率回落、短期实际利率逼近零点,从原则上说,央行可以以后一种方式、即数量杠杆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如果经济处于通缩状态,那么即使名义利率为零,实际利率也会保持正值。2000年日本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名义利率已降至零点,但在实际利率为正值的情况下,低迷的货币需求仍不足以令货币政策发挥效力。这就是过去所说的“流动性陷阱”。

———任何国家央行的印钞都需要抵押物,否则没有国家会敢和你做生意。美国的主要抵押物是美国国债,中国的主要抵押物是外汇资产,以美国国债和美元为主。如果汇率持续下跌,更多人会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从而会加剧外汇资产的流失,而外汇资产又是央行印钞的核心抵押物之一,这无疑会影响到我们的货币供应。因此我们要实行外汇管制,限制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自由兑换。

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承兑汇票的贴现行为主要是源于持有人的资金回笼需要。承兑汇票持有人等不到票据到期收回款项,于是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于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        目前我国有关票据的贴现业务分为贴现、再贴现和转贴现三类,下面简单来说一下这三者间有什么不同。        票据贴现业务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的贷款。        票据贴现是企业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人收取票款。        转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另一金融机构转让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间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客户已经向银行贴现过)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弄清了他们的含义就弄清楚了他们的区别,如果再多讲一点的话,从事这三种业务的双方分别是:贴现是企业把票据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取资金,转贴现是银行之间的银行票据转让,再贴现则是银行把票据转让给央行,从而获取资金。

贴息”是“贴现利息”的简称,又称“贴水”,是指汇票持有人向银行申请贴现面额付给银行的贴现利息,分为住房贴息、贷款贴息、存款贴息三种。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日贴现率=月贴现率÷30实际付款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贴现率(Discount Rate),是指①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②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
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换言之,当商业银行需要调节流动性的时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论上讲,央行通过调整这种利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是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储备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
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present 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举个例子:贴现率为10%,明年的100块在今年就相当于100 /(1+10%)=90.909090…块钱,到了明年就是100/(1+10%)*(1+10%)= 100,也就是说,今年用90.90909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相当于明年10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